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千古奇文《随缘吟》:不争不抢反得自在,读懂受益一生

2025-07-20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《随缘吟》出自北宋理学家邵雍之手,这位隐居于洛阳安乐窝的智者,将道家思想与儒家伦理熔铸成七言律诗。全诗八句四联,以"青霄"与"深笼"的意象开篇,终以"随缘"二字点题,字字可见《周易》"穷变通久"的智慧。

首联以冲天飞鸟喻人生抉择,颔联论返璞归真的修行要义,颈联道破机关算尽的虚妄,尾联则展现超然物外的生存智慧。四联层层递进,从进取到放下,由执着到超脱,构建起完整的人生观体系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《随缘吟》

——邵雍〔宋〕

得路青霄正好冲,休贪粮稻恋深笼。

要无为后须还朴,好自由时莫厌穷。

百计用心终上错,一场大梦到头空。

生涯澹澹随缘过,未肯将身入彀中。

图片

【01】得路青霄正好冲,休贪粮稻恋深笼。

〖📜释义〗

当飞鸟展翅直冲云霄时,本应抓住机遇奋力高飞,却不可因贪恋笼中现成的稻谷而困守牢笼。

字面是借飞鸟喻人生选择,实则阐述人在顺境中的取舍之道。邵雍在此化用《庄子·逍遥游》大鹏意象,暗含《易经》"飞龙在天"的进取智慧,又警示世人莫陷"井底之蛙"的局限。

〖💡心得感悟〗

生命的际遇如同四季轮转,总有云开见日的时刻。当春风送来向上的气流,草木皆知顺势抽芽,鸿雁懂得借力南飞。

人亦当在机遇来临时,放下对安稳现状的眷恋,如解缆之舟顺流而下。这需要勇气,更需要智慧——辨别何为真正的"粮稻",何者不过是禁锢灵魂的金丝笼。

但进取不等于盲目冒进。古人观北斗辨方向,望日晷知时辰,启示我们把握时机的重要性。

就像农人不会在寒冬播种,渔夫不在潮退时撒网,所谓"正好冲"强调的正是时机的精准把握。这种对天时地利的敏感,源自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。

【02】要无为后须还朴,好自由时莫厌穷。

〖📜释义〗

达到无为境界后应当返璞归真,向往自由时不能厌恶清贫生活。

前句化用老子"见素抱朴"思想,后句呼应孔子"饭疏食饮水"的乐道精神。邵雍将道家自然观与儒家安贫观巧妙融合,揭示物质简朴与精神自由的辩证关系。

〖💡心得感悟〗

无为不是消极避世,而是去除造作后的本真状态。就像溪水遇石则绕,经崖成瀑,始终保持着水的本性。

现代人常把简单生活等同于落后,殊不知陶罐插野花反显生机,粗茶淡饭更品真味。这种"还朴"的智慧,教人卸下生活的冗余装饰。

自由与物质的关系,犹如风筝与线绳。看似束缚的细线,实则是翱翔的凭依。

邵雍所言"莫厌穷",不是歌颂贫困,而是强调心境的超脱。就像山居隐士的茅屋虽简,却能容纳满天星斗;樵夫的粗布衣衫,不妨碍感受山风的清凉。

图片

【03】百计用心终上错,一场大梦到头空。

〖📜释义〗

费尽心机筹划终将出错,人生不过大梦一场终归虚空。

前句体现《道德经》"智慧出,有大伪"的反思,后句蕴含佛家"如梦如幻"的觉悟。邵雍以理学家身份融摄释道思想,展现对世俗执着的超越性思考。

〖💡心得感悟〗

算计如同编织蛛网,看似精巧却困住自己。古往今来,多少机关算尽的故事,最终都化作茶馆说书人的一声叹息。

就像精心培育的盆景终究难成栋梁,过度雕琢的人生反而失去天然韵味。这提醒我们保持"留白"的智慧。

但看透虚幻不等于消极。农人明知秋叶终将凋零,仍认真灌溉;烛火晓得天明即灭,依旧照亮黑夜。

邵雍的"空"不是否定存在,而是教人放下对结果的偏执。如同欣赏落花,不必哀伤凋谢,且珍惜绽放时的芬芳。

【04】生涯澹澹随缘过,未肯将身入彀中。

〖📜释义〗

人生应当淡泊自然地顺应机缘,不愿让自己陷入被操控的圈套。

"澹澹"取自《庄子》"澹然无极"的意境,"彀中"典出《列子》比喻世俗牢笼。尾联总结全诗,展现"天人合一"的至高境界。

〖💡心得感悟〗

随缘不是随波逐流,而是如舟行水上,既顺流水之势,又掌船舵之向。

这种智慧体现在老茶客品茗:不苛求水源茶具,却能于粗陶碗中尝出山泉的甘甜。所谓澹澹,是历经繁华后的从容,更是洞察规律后的坦然。

不入彀中的清醒,需要超越世俗的价值判断。就像山野兰花不羡牡丹堂前艳,深谷幽泉不慕江河万里名。

这种选择看似被动,实则是主动的精神突围。它要求我们像古琴家调试丝弦,在松紧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音准。

最终极的自在,是与天地同呼吸。老农观云识天气,渔者读潮知鱼讯,都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。

邵雍倡导的随缘之道,本质上是对生命节奏的深刻把握——如四季轮回不争朝夕,似日月更替自有章法。

图片

与君共勉!

END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返回